首頁 |
|
深秋的工地上
金黃的銀杏葉沒能留住最后一抹秋色,六公司綠地絲路項目的工地上卻增添了別樣風采。98畝土地上幾百名施工人員各司其職,每天的工地上都煥發著新鮮樣貌,這不禁讓我想起疫情期間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施工速度,如今我們也要用自己的雙手來見證鐵建速度。
白天的工地是一片大干的場景,人聲鼎沸,早上6點工人們打卡測體溫進入工地大門,兩班人員完成交接班,在工班長的技術交底下,工人們紛紛開始干活,有制作鋼筋綁扎鋼筋的鋼筋工,制作模板的木工,輸送混凝土的送料工,放點測標高的測量員,打掃衛生的清潔工……深秋的清晨格外寒冷,一車又一車鋼筋、混凝土罐車進入工地,在不知不覺間我們的建筑又拔高了一層。
深夜的工地少了幾許白天的喧鬧,多了一份星辰下的寧靜,黃色塔吊上的遠光燈與璀璨的星空交相輝映,塔吊的燈帶有銀白的、湛藍的,穿著橙色反光衣的指揮員通過對講機把一捆又一捆黑色鋼筋轉移到施工區域,緩緩轉動,各司其職……澆筑混凝土的泵車有紅色的、黃色的、綠色的,一輛輛白色的混凝土罐車進進出出……深藍色的動臂塔吊仿佛群塔之間的領袖,在塔吊、吊車、泵車、貨車之間揮舞著雄壯的臂膀……深夜的工地色彩紛呈,深夜的工地風景如畫,深夜的工地無人入眠。
在工期極度緊張的態勢下,夜晚值班對于大家來講早就習以為常。測量主管柳帥身背三腳架,手提水準儀,快步往工地深處走去,他要趁著夜色再次確定標高。測量是建筑工程之本,是施工中各工種的標尺,沒有測量等于盲人騎瞎馬亂碰亂撞。測量的精確性,識圖審圖的準確性,使得柳帥在平時生活中也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測量員。物資設備部部長王海寶自項目進場以來便忙的不可開交,就連結婚婚假還未到時間便匆忙趕來工地。每次工程例會聽到最多的便是他那一句:“需要的材料一定要提前提計劃,提前考慮”,誠然,在極其緊張的工期面前,每一項物資材料的進場時間都顯得無比重要,而提前提出計劃就能讓王海寶有充分的時間去選擇對比。項目的技術人員都是一群平均年齡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充分繼承了鐵道兵的精神傳統,不怕吃苦,越是艱苦的日子越能戰斗,他們努力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施工現場,不斷創新,不斷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參加工作僅兩年的宮富才如今已是一棟超高層辦公樓的技術主管,工作中他勤勤懇懇,技術上他刻苦鉆研,熟識圖紙,在自己所管轄的區域內獨當一面。
這便是我們深秋的工地,我想無論何時,我們的工地都是如此,匆忙、有序。這是每一位工地人的奉獻,這是國家在一個時期的需要。